氨逃逸是指在工业过程中,未被充分利用或反应的氨(NH₃)以气体形式排放至大气的现象。在脱硝处理(如SCR/SNCR技术)中,例如火力发电、钢铁、水泥等行业,通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(SCR)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(SNCR)工艺来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(NOₓ)。以SCR技术为例,在催化剂作用下,氨(或尿素分解产生的氨)与NOₓ反应生成氮气和水,但若氨投加过量或反应不完全,残余的氨会随烟气排出,形成氨逃逸。
氨逃逸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环境空气污染:氨作为大气中重要的碱性气体,可与硫酸、硝酸等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硫酸铵、硝酸铵等铵盐,成为PM2.5的重要前体物,加剧雾霾及酸雨问题。
生态影响:氨沉降进入水体或土壤,可能导致富营养化,破坏生态平衡,影响生物多样性。
设备腐蚀与损耗:逃逸的氨与烟气中水分结合形成氨水,对管道、催化剂(如SCR系统)及相关设备造成腐蚀,降低其使用寿命,增加运行维护成本。
氨逃逸的定义与排放标准
定义:通常指SCR脱硝反应器出口处测得的氨浓度,单位为ppm(百万分之一)或mg/m³。
排放标准:根据国家现行标准,SNCR脱硝的氨逃逸限值为8mg/m³(约10ppm),SCR脱硝的氨逃逸限值为2.5mg/m³(约3ppm)。
氨逃逸的测量与监测
在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下,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的逃逸氨进行准确、可靠的监测已成为关键任务。然而,实际检测面临多重挑战,包括测点湿度高、NH₃浓度低(通常仅为数个ppm)以及其他气体干扰等。为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,我国已制定《氨逃逸测量国家标准》,明确可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等进行氨浓度测量,以支撑监管与治理需求。

Copyright © 2015-2018 SDXZYQ.COM. 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地址:济南市槐荫区太平河南路1567号均和云谷汇智港6号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