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MS烟气在线监测系统|氨逃逸|挥发性有机物VOC在线监测|超低粉尘仪-山东新泽仪器
CEMS烟气在线监测系统|氨逃逸|挥发性有机物VOC在线监测|超低粉尘仪-山东新泽仪器

全国热线:
400-050-3910

深度解读《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》

    一、新规背后的环保转型需求


   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,传统的废气监测方式已难以满足精准治污、科学管理的需求。企业监测数据的准确性、代表性直接关系到污染治理的效果评估与环境管理决策。《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》(HJ1405-2024)应运而生,它聚焦废气采样口位置确定这一关键环节,旨在优化监测流程,提升数据质量,助力企业构建更高效、更可靠的环保监测体系。


    二、新规核心内容精准剖析


    (一)“前4后2”原则:优化采样口布局的黄金法则


    新规明确提出了“前4后2”的采样口设置原则,即在规则的圆形或矩形排气筒/烟道上确定采样口位置时,应确保监测断面上游距离弯头、阀门、变径管等扰动部件不小于4倍烟道直径,下游距离不小于2倍烟道直径。这一创新性规定充分考虑了气流稳定性的物理特性,有效规避了内部结构件对采样过程的干扰,确保采集样本能够真实反映污染物排放情况。与旧标准相比,新规在核心距离的量化要求上实现了重大突破,为企业施工提供了明确且可操作的指导,降低了技术难度,同时保障了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可靠性,是新规在技术层面的一大亮点。


    (二)采样点布设:科学分点,精准监测


    针对不同形状的烟道,新规制定了差异化的采样点布设方法。对于圆形烟道,采用等面积同心环法布点,根据烟道面积大小确定环的数量,再沿各环的圆周均匀分布采样点,实现采样点的科学分布;对于矩形烟道,则运用等面积分块法,将烟道划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小块,各块中心即为采样点,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全面、均匀地覆盖整个排放区域。这种因地制宜的布点方式,不仅提高了监测工作的灵活性,还增强了数据的代表性,为准确评估污染物排放状况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    (三)监测孔与平台设置:细节之处显规范


    新规对监测孔和采样平台的设置也提出了细致要求。手工监测孔内径需不小于80mm,以满足采样设备正常操作的空间需求;采样平台则必须为永久设施,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安全防护措施,保障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。这些看似细微的规定,实则是对监测工作人性化与规范化的深度考量,体现了新规在提升监测效率的同时,对监测人员安全与工作便利性的高度重视。

4252f834c305e7fef31f41bbd9a21355.png

    三、新旧标准对比:新规的变革优势


    对比以往的标准,新规在多个关键维度实现了显著优化。在核心距离要求上,新规的“前4后2”原则更为科学严谨,能够有效减少气流扰动对监测结果的影响;监测孔内径的统一规定,解决了旧标准中因尺寸不一导致的采样设备兼容性问题;采样平台的永久性要求,避免了临时搭建平台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管理不便。这些变革不仅提升了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,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,为企业环保管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。


   

 四、新规对企业的深远影响及应对策略


    对于企业而言,新规的实施是一次全方位的挑战与机遇。一方面,它要求企业对现有的废气排放监测系统进行全面审查与优化,对不符合新规要求的监测点位进行及时整改,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合法性与有效性;另一方面,新规的实施也为企业提供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、优化内部流程的契机。企业应积极响应新规要求,结合自身工艺特点与排放状况,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,在合规期限内完成技术改造。同时,企业可借此机会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与技术,加强人员培训,建立完善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,以新规实施为契机,推动企业向绿色、低碳、高效的方向转型发展。


    五、结语:新规引领,共筑环保新未来


    《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》(HJ1405-2024)的发布与实施,是我国污染源监测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。它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,结合实际应用场景,为企业提供了精准、可操作的监测点位设置指南。我们相信,随着新规的逐步落实,企业的环保监测工作将更加规范、高效,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有力支撑。作为环保从业者,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新规的实施进展,助力企业顺利过渡,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。


72.jpg

Copyright © 2015-2018 SDXZYQ.COM. 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地址:济南市槐荫区太平河南路1567号均和云谷汇智港6号楼